要想排毒,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毒?如果乱排一通,那伤的可是你的气血啊。说心里话,由于时代与生活习惯的巨变,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五毒俱全,区别就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。
有了湿毒身体会有如何的表现呢? 首先表现在胃肠道变化,如:便溏、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胀,而后出现身体虚弱、面色苍白、呼吸短促、四肢乏力、头晕、动则汗出、语声低微、精神不振、头晕目眩、失眠健忘、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。
有的人,每天早上七点起床的时候觉得很困,打不起精神,懒得动弹,那么,不用看舌头不用看大便,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。医典里讲“湿重如裹”,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,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。
对于体内湿气重的人,舌头的边缘容易出现齿痕,舌苔会比较厚腻。正常的人的大便应该是成形的,而体内湿气重的人,大便一般都是软烂,不成形的。
体内湿气重的人容易出现胃口不好的情况,所以当自己感觉累、无精神、无食欲的时候,就多半是体内湿气很重了。
觉得自己皮肤痒痒的,但是又没有被虫子咬,这也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。
熟悉是熟悉,光熟悉没用,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比老一辈更容易受寒。为啥?老一辈受寒是因为吃不饱穿不暖,不得已才受寒。现在呢,啥吃的没有,啥穿的没有,各种保暖措施也是应有尽有。条件这么好,为什么还受寒呢?因为我们麻痹大意或者因为无知。
本应该喝点姜枣茶的,我们却大口大口地灌冰镇可乐,还大呼,那叫一个爽;本应该热着过,出点汗的,我们却整天躲在空凋房里;本应该温阳的,我们却肆无忌惮地吃着抗生素、各种去火药……
身体有了寒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种怕冷啊,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觉得凉嗖嗖的,特别怕风吹。现在知道怕了,以前吹空凋的时候咋不怕呢?空凋那种风,真的是寒气逼人,冰凉透骨啊。有的人肩周炎,有的人膝盖痛,有的人胃痛,吃根香蕉都会胃痛,有的人小肚子摸上去像千年寒冰床一样,吃点生冷寒凉就拉肚子,有的人是老寒腿,明天下不下雨,他的腿就可以预报,比天气预报还准呢。有的人咳嗽、哮喘,一到冬天就犯……
等等,这些都是寒邪潜伏在你身体里面的表现。这些陈年积寒,有的是十年甚至几十年,要想一下子排出去真的不容易啊,小伙伴们!一定要预防为主啊!
血毒就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淤血、死血,死血不除,新血不生。淤血会严重阻碍我们身体气血的运行,从而导致更多的淤血,淤血越多,衰老越快。血瘀体质的人会有那些表现呢
有的人什么事都记不住,中医把这种情况叫作“善忘”,就是指人容易忘事。 为什么呢?因为你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了,血不养心,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血液来保证思虑这些机能的正常运转。身体有瘀血的人嘴唇会发黑,脸上会出现一些斑。 最明显的瘀斑位置是在眼睛四周,比如出现黑眼圈,而且,这种黑眼圈与没睡好导致的黑眼圈、肾虚导致的黑眼圈不一样。 没睡好、肾虚导致的黑眼圈,整体是暗的、乌青的。瘀血的人,黑眼圈就像是由无数个小黑点、暗斑构成圈都是黑的。 这都是由气血循环不好引起的。如果你经常感觉喉咙干,但不口渴,只是想用水润一中医把这种情况叫作“但欲漱,不欲饮”,就是说你总想漱一漱口,但不想喝下去。此外,体内有瘀血的人还会皮肤干。干到什么程度呢?例如,有好多人腿上的皮肤不光洁,像鱼鳞一样。 有这样症状的人,往往血液循环不好,血液不能够充分地透过毛细血管供养体表,这样一来,体表缺乏营养滋润,皮肤就会干。 现在,不少美容院总让大家拿滋养的东西去补水,其实这样补水没有用,因为水是从体内往外滋养的,只有体内水分足了,皮肤才不会干。就好比一盆花,如果不把水浇在根上,反而天天把水往叶子上喷,这样的做法显然适得其反,所以皮肤干要从里面补水来解决。有的人,身体的很多部位会出现毛细血管浮到体表的情况。 最明显的是在脸上,比如鼻子上,鼻翼两侧看上去就像钞票的细纹一样。 还有的人腿上有好多浮起的红色或青色的毛细血管,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不应该浮到体表来,这种情况表明局部瘀阻了,是瘀血的表现。瘀血的人,身体某些地方常常疼痛,而且总在一个地方疼。 很多人白天没什么事,也不疼,但到了晚上就会疼,中医叫作“昼轻夜重”。 有瘀血的人,腹部的反应会比较明显,平躺下来后按肚子会有痛点有的地方会特别疼。 因为腹部的脏器比较娇嫩。 这就是中医的腹诊。 如果你的身体与以上这些指征相吻合的话,就要去检查一下自己身体是不是有瘀血了。
气毒不是气虚,气虚只是气不够,应该有的没有,气毒则是有了不该有的的气,这些不该有的气久久盘踞在身体里面安营扎寨,动不动就出来作乱,搞得你很烦。
气有余便是火,有气毒的人通常会上火,脾气急躁,也有的人脾气不急躁,但是闷在心里。
气主要与肝有关。我们一身的气机都需要肝来调节。肝气不舒的人,身体里面的气机是紊乱的,会头晕耳鸣、面红耳赤、胸胁胀痛、月经一会提前一会错后,大便一会干一会稀,总之就是不规律。如果你的身体有了不规律的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肝气不舒,是不是有气毒了。
通常有气毒的人舌头伸出来都是尖的,有的还歪向一边。
最后一个食毒,这个应该好理解,就是有积食,有积聚。
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才有积食,错了,据小编接触到的有积食的大人比比皆是。为啥?因为这是一个营养过剩的时代,因为这是一个胡吃海塞的时代,因为这是一个吃饭毫无规律的时代。
积食是脾胃虚弱里边的一个类型。积食会引起脾胃虚弱,脾胃虚弱又会引起积食,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的。
积食,有的是积在胃,就是吃东西多了,导致胃堵了,比如说孩子吃鸡腿,一下吃了三个,接下来不想吃别的了,有时甚至会往上呕酸水。
那么积在脾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当积食长期地积在胃后没有被消除,慢慢地脾就被伤掉了,会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危害。
如果积在胃里,可能吃点山楂之类的就消掉了,没事了。但是当积在脾以后,脾的功能被伤了,这是经过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,是积食发展到后来的更严重后果。
积食到了这步的人,总爱腹泻,或者经常大便干燥——大便前边是硬的,后边是软的,不成型,吃一点东西肚子就爱胀,严重的孩子肚子会胀得像球一样。这样的孩子看上去四肢比较消瘦,这是因为肌肉缺乏营养来源了,然后会没有力气,经常出汗、气喘等,都是因为脾功能受伤了,它运化不了食物,就全部堵在那了。
脾积是长期形成的,因为胃积一两次,是不会导致身体状况改变的,但如果脾伤了以后,身体状况就会改变。
积在脾的表现可能没有积在胃那么明显,因为如果积在胃,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症状,比如口中味道大、突然食欲不振,甚至呕吐酸水、未消化食物等。
但是,积在脾,却往往是慢性的过程,在不知不觉中,慢慢开始变得虚弱,正气不足,因为不是突然出现的,往往没有胃积那么明显,但脾积伤害会更严重一些。
总的说来,脾胃虚、脾胃不和、积食对身体的影响都比较大。
好了,现在我们已经对身上的五种毒了如指掌,那么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把这五种毒排出去了。
艾灸的作用有很多,在生活中适时的艾灸能够达到开郁、祛湿的作用,而且还能补阳气。
关元穴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。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、补肾固精等功效。
中脘穴有疏肝养胃、消食导滞、和胃健脾、降逆利水的作用,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。
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之功能。
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,使热力深达肌层,温气行血。艾灸具有温通经络,散寒除湿、调理气血、宣痹止痛之功效。
艾叶性温、辛、苦。温可祛寒,辛可利窍,苦可疏通。研究观察表明,灸疗能提高大鼠的抗风寒能力,能减轻或改善大鼠一般寒凝血瘀症状,使循环状况好转,起到了温经通络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散瘀、扶正生新的活血化瘀作用。
艾灸辛温通络、行气活血,有活血化瘀作用,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。某课题组应用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,观察艾灸“肾俞”穴对血液流变、氧自由基、血管内皮分泌功能、细胞因子和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等方面的影响,探讨艾灸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。
活血化瘀艾灸要穴:三阴交、膈腧、血海、曲池、复溜穴。艾灸这几个穴位,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,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,活血化瘀。
肝胆相表里,肝气不舒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胆,所以要同时调理。春天阳气生发,靠的就是胆经,胆主生阳。所以我们要敲敲胆经,阳气得到生发,开春就有好状态。
刮肝经可以消除肝脏内的火气。然后从“太冲穴”向“行间穴”方向来回灸,就有助于将肝火泄发出去了。平时很容易生气的朋友多灸太冲穴,即能养肝又能消气。
期门穴,是人体自带的护肝调情绪“良药”!灸通这个穴位可以疏肝泻火、理气解郁。还可以用罐子在乳房周边来回走灸。遇到结点重点灸。
有积食不仅要消食更要消积,消食主要就是消掉胃里面的积食,消积就是把肠道的垃圾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。艾灸膻中、肺腧宽胸理气,艾灸中脘、神阙、上巨虚通肠润便,善于消除腹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