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守匠心品质,在利他中完成利己

全国服务热线

18631197071

惊蛰后孩子应该注意哪些呢?

2020-03-09 09:23:12

早春时节,气温虽明显上升,但气侯忽冷忽热、冷热不定,容易发生诸多疾病,比如感冒或流感、鼻炎、咽喉炎、麻疹、风疹、腮腺炎等等,所以正确的保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     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,春雷始鸣,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。对于孩子们而言,惊蛰过后,气温虽明显上升,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外出撒欢啦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节气也是孩子们比较容易生病的时节!

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专家调查发现:

儿童长个子的黄金季节是3—5月份,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,其中春季长得最快,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~2.5倍。

用以下几点方法可以助孩子长个哦!

推拿篇

惊蛰节气后捏脊,有助于儿童顺肝之性,助益脾气。人体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,轻叩背俞穴,提高免疫力,调理脏腑气机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定位:

背部脊柱的两侧,脊柱中线及旁开1.5寸。

手法:

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的指尖拿捏起后背的皮肤肌肉,从下到上,反复3-5遍,两侧均如此操作。操作完后,脊柱两侧的皮肤略显潮红,再用手掌轻摩刚叩击过的地方2-3次,以放松皮肤。

饮食篇

宜清淡饮食。儿童饮食应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、维生素的清淡食物,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,有助于防病增强免疫力。

惊蛰防阴阳失调,重在疏肝,合理地调养孩子肝气,防止升发太过,是关键。肝经在身体循行从足大脚趾开始,向上走,经过身体两侧胁肋部,疏肝理气最适合的手法就是顺运内八卦搓摩胁肋。顺运内八卦可行气消积、化痰平喘;搓摩胁肋是直接作用于胁肋部,从腋下开始沿着胁肋部搓摩往下走,将肝气向下疏理,防止肝阳气上亢。

惊蛰后由于气候湿润,寒热交杂,各种病原体容易被一声春雷“惊醒”,像流感、水痘、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峡炎等时邪最容易出现,除了容易外感时邪,孩子体内伏留已久的病理产物,比如痰饮、瘀血等也是特别容易被惊动的,最常见的就是哮喘,以及咳嗽的发作。

哮喘是由于气的运行紊乱,引动伏留的痰饮而起的。惊蛰后肝气升发明显,同时肝主疏泄,对全身气的运动有很重要的调畅作用。孩子自身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肝气,肝气太旺,很容易影响到肺气的运动。同时,上亢的肝气很容易引动伏藏在孩子体内的痰饮,痰随着气往上跑,气又因为痰的存在,运行不畅,痰和气相互搏结,阻塞住整个气道,就会出现哮喘。

咳嗽是由于孩子肺卫受邪,肺气上逆引起的。五行中本身肺金克肝木,现在肝木太旺,肺金克制不住了,反而被肝木反克,这种情况我们称为“肝木侮肺金”。肺气运行紊乱,影响肺宣发肃降的功能,再加上特殊的气候原因,孩子预防外邪能力不足,一下就会直接引起肺气上逆,咳嗽就来了,而且还特别容易反复咳嗽。

春天是哮喘、咳嗽的高发时期,家长在惊蛰后调理孩子要注重调节整体的气机,尤其是调节肝气与肺气的关系。孩子哮喘、咳嗽发作,重点可以运用五经穴里的肝经和肺经,选择平肝清肺的手法,直接调整脏腑气机,同时配合向下肃肺,平降上逆的肺气。

春天调护孩子,一方面要顺应阳气增长的特点,可以在白天多做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同时也要注意“春三月……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披发缓行,以便生志”,即不能过度运动或做强度大的运动,以免孩子阳气过度损耗。


.